索引号: | 11341800MB19407743/202304-00092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名称: | 池州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04-24 | |
废止日期: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省自然资源厅决策部署,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池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在总结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基础上,认真研判2023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谋划年度重点任务,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质灾害危害,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2年度,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1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无人员因灾伤亡。
根据池州市2023年地质灾害汛前调查结果,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318个,均为小型隐患点,共威胁989户3619人、威胁财产13928.5万元。按灾害类型分:崩塌166处,滑坡117处,泥石流18处,地面塌陷17处(岩溶塌陷9处,采空塌陷8处)。按区域分:贵池区67处,东至县120处,石台县21处,青阳县79处,九华山31处。
我市现有切坡建房户1048户,按区域划分:贵池区512户,东至县243户,石台县141户,青阳县132户,九华山20户。切坡建房点的防控管理采取地方政府包保制度。
二、地质灾害预测趋势
(一)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暴雨或持续降雨是当前我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2023年汛期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气象干旱和高温热浪较为明显,但比2022年偏轻。2023汛期(5—9月)降水量偏少2成以上;暴雨日数偏少,有气象干旱发生发展。6月中旬中期入梅,接近常年(6月15日);7月上旬前期出梅,较常年(7月11日)偏早;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影响安徽的台风2个,接近常年(1.9个),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9月。有强降水时,局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要注意防范集中强降水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关县(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开发和矿山开采等大规模工程活动,将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九华山区域内工程建设广度、深度和强度不断加大。2023年,应重点抓好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建设项目的危险性评估及相关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督导检查等工作,减少或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点,结合今年降雨趋势预测 ,2023年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常年 ,较2022年可能加重,灾害类型仍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其中,南部山区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为主;东部九华山区以滑坡、崩塌为主。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地质灾害防范期。全年应加强降雨、冰冻、台风和各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2023年5-9月)。其中3-5月主要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6-7月主要防范梅汛期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7-9月份主要防范台风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10月-2024年2月重点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引发的崩塌和滑坡;梅雨期间地面塌陷灾害发育,后期持续性的干旱应加强防范各类工程活动引发地面塌陷。
(二)重点防范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是南部山区和沿江丘陵地区,涉及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的49个乡(镇)、街道。目前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318处,切坡建房1048户。
1.重点防范区域:18个地质灾害易发区,旅游景点和风景区(详见附表1)
2.重点防范地段:在建的池黄高铁沿线两侧1公里范围内;在建的国、省道沿线两侧1公里或第一斜坡带范围内;切坡修建的乡村道路沿线第一斜坡带范围内;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非金属矿区斜坡带范围内;贵池双河铁矿、红旗铁矿、七一煤矿,东至四房股等矿区采空塌陷区。
3.重点防范河段:龙泉河、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清溪河、九华河、青通河等流域内临河地质灾害危险区。
(三)重点防范对象。我市重点防范对象为受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寺庙、村庄、安置点、聚居区及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山区切坡建房形成的高陡边坡和饮用水水源地。2023年,我市确定4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重点监测对象(详见附表3),有关县(区)应逐点制定防灾预案,落实防灾措施,确保防范对象安全。
(四)重点防范灾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高、突发性强、成灾快、防范难度大的特点,是造成我市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应作为重点防范类型。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范灾害、保障安全为目标,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防范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机制,防止发生群死群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管理,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统筹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市教体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气象局、市宗教局等部门,要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会商调度和联防联控防灾机制,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主动防控,时刻保持警惕,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开展排查调查,夯实群测群防体系。扎实做好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要交通干线、旅游景区、临边临崖临沟等区域巡查排查力度。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坚持“动态核实、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经核查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的,及时纳入管控范围。全面完成县(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和全市风险普查成果建库工作,开展重点防范区域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综合运用科技手段,突出解决“隐患在哪里 ”的问题。实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调查评价工作,查明灾害体的结构、构造,查清孕灾背景和风险隐患底数,科学进行评估,实现“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巩固基层在防灾工作链中的突出地位,强化以农村村组、城镇社区、基层单位、景区和施工工地为单元,群众自觉主动参与防灾的群测群防模式,确保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三个百分百。要及时向社会公布隐患点及风险区基本信息、防灾措施和各级各类防灾责任人名单。
(三)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关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订完善本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应急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好各系统行政力量、专家团队、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应急物资装备等,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干线及各风景旅游区、在建工程管理部门等要制定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应急部门在主汛期前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的水利、交通、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等受威胁群众、防灾工作相关责任人等开展突发地质灾害综合演练,演练务求实效,要突出“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切实提高预案的实际操作性,提升人民群众的主动防灾避险能力。
(四)组织宣传培训,持续提升公众防灾意识。继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主汛期前,有关县(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统筹专业力量开展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宽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重点面向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群众、僧侣、农家乐经营者、在建工地负责人等,持续提升基层干部、防灾责任人、网格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风险防御意识和能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多途径、多方式、全覆盖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利用政府性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范围,增强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使群众在防灾工作中发挥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
(五)严格值班值守,确保防灾信息畅通。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地质灾害、应急、气象、防汛等信息共享,严格执行灾(险)情报告制度,规范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和避让转移信息等的收集、统计、上报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期间,各级各部门防灾责任人必须在岗在位,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六)强化监测预警,坚持主动防灾避险。市、县(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坚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联动机制,遇灾害天气时加强信息共享与会商;持续升级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联动机制;切实做到“有预警就有响应”,实行逐级“叫应”和督查制度,有效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响应行动。按照“多级递进、逐级精细”要求,市级预警侧重于大范围和趋势,县(区)级预警侧重于细化预警级别和区域。优化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布局,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坚决落实提前转移,在发布高级别预警及应急响应或发现成灾迹象后,果断封闭危险区域,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转移,必要时应采取强制转移措施,主动避险避灾。
(七)推进避险搬迁,有效规避地灾风险。有关县(区)要进一步深入推动避险搬迁工作,对风险等级高的隐患点,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生态移民等政策,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实施搬迁避让,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创新搬迁安置方式,鼓励和引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向城镇、中心村聚集,进一步加大搬迁后续政策扶持力度,使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威胁对象已经全部搬迁的危险区域,要保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继续巡查监管,杜绝受威胁对象返居、新建房屋等,防止出现新的隐患。
(八)实施工程处置,逐步消灾减灾。各县区要科学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应急排危除险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与监督管理。要加快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对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小、设计方案简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大应急排危除险工作力度,做到即发现即排除。加强对在建治理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治理工程,要及时开展“回头看”,采取清淤、加固、修缮等措施进行维护,确保治理工程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九)建立科技防灾,提高防灾服务能力。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要深入分析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及发展规律,基于新时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关单位深度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监测预警、综合防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方法,探索点面结合的精细化风险“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和“人防+技防”双防机制,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和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值班电话:0566—2819129
值班传真:0566—2819225
市应急管理局值班电话:0566—2819195
值班传真:0566—2819190
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电话:0566—2819702
传真:0566—2819702
省地环总站池州市监测站电话:0566—2819133
传真:0566—2819133
附表:1.池州市2023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2.池州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表
3.池州市2023年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监测网络表
附表1 池州市2023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序号 |
重点防范区域 |
责任单位 |
重点乡(镇)、街道 |
防范灾种 |
1 |
东南山区 |
贵池区人民政府 |
梅村镇、梅街镇、牌楼镇、棠溪镇、里山街道、清溪街道 |
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 |
2 |
西南丘陵及山间盆地 |
涓桥镇、殷汇镇、唐田镇 |
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及采空地面塌陷 |
|
3 |
东北沿江丘陵 |
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 |
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 |
|
4 |
东部中低山丘陵 |
东至县人民政府 |
尧渡镇、葛公镇、张溪镇、花园乡 |
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及采空地面塌陷、水库岩溶渗漏 |
5 |
南部低山丘陵山间盆地 |
龙泉镇、昭潭镇、木塔乡、青山乡、泥溪镇、官港镇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
6 |
西北沿江岗地平原 |
胜利镇、洋湖镇、香隅镇、东流镇 |
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 |
|
7 |
公路沿线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仁里镇、横渡镇、大演乡、仙寓镇 |
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 |
8 |
东部中低山、中部中高山 |
七都镇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
9 |
南部中高山 |
仙寓镇、横渡镇、大演乡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
10 |
西部低山丘陵 |
仁里镇、丁香镇、小河镇、矶滩乡 |
岩溶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 |
|
11 |
九华山南部至陵阳 |
青阳县人民政府 |
陵阳镇 |
崩塌、滑坡 |
12 |
杜村 |
杜村乡 |
崩塌、滑坡 |
|
13 |
云观山 |
蓉城镇、庙前镇、杨田镇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
14 |
石安 |
酉华镇、乔木乡、木镇镇 |
崩塌、滑坡 |
|
15 |
将军村 |
朱备镇 |
崩塌、滑坡 |
|
16 |
洪山 |
新河镇、丁桥镇 |
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 |
|
17 |
九华乡辖区的采石场废址、水库、学校、居民点、寺庙以及公路沿线 |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
九华乡、S228公路十字至桥庵段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18 |
九华镇辖区的旅游景点(线路)、寺庙、学校、居民点以及公路沿线 |
九华镇、九华山景区内九黄公路段、S228公路桥庵至闵园段 |
崩塌、滑坡 |
附表2 池州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表
序号 |
目标任务基本情况 |
主要 威胁 对象 |
防治方案 |
完成 任务量 |
年度目标 |
完成时间 |
防治责任单位 |
防治资金来源 |
备注 |
|
项目名称及位置 |
灾害类型 |
|||||||||
1 |
池州市地质灾害汛前调查 |
/ |
/ |
汛前调查 |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
完成报告 |
2023.04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2 |
池州市地质灾害汛后核查 |
/ |
/ |
汛后调查 |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
完成报告 |
2023.11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3 |
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郑村组(金字面)崩塌 |
崩塌 |
23户70人 |
搬迁避让 |
6户26人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 |
完成验收 |
2023.12 |
贵池区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4 |
贵池区牛头山镇姥山社区燕窝组崩塌 |
崩塌 |
28户88人 |
工程治理 |
/ |
2023年完成立项 |
根据设计批复时间完成 |
贵池区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5 |
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徐村组崩塌 |
崩塌 |
18户55人 |
工程治理 |
/ |
2023年完成立项 |
根据设计批复时间完成 |
贵池区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6 |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院子组 |
崩塌 |
2户5人 |
搬迁避让 |
2户5人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 |
完成验收 |
2023.12 |
东至县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序号 |
目标任务基本情况 |
主要 威胁 对象 |
防治方案 |
完成 任务量 |
年度目标 |
完成时间 |
防治责任单位 |
防治资金来源 |
备注 |
|
项目名称及位置 |
灾害类型 |
|||||||||
7 |
东至县木塔乡大田村东边组 |
滑坡 |
1户3人 |
搬迁避让 |
1户3人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 |
完成验收 |
2023.12 |
东至县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8 |
东至县木塔乡中园村金桥组崩塌 |
崩塌 |
20户57人 |
搬迁避让 |
4户11人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 |
完成验收 |
2023.12 |
东至县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9 |
东至县木塔乡祝山村亭子组 |
滑坡 |
1户5人 |
搬迁避让 |
1户5人旧房拆除和搬迁安置 |
完成验收 |
2023.12 |
东至县人民政府 |
省、市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10 |
石台县仙寓镇莲花村中屋组潜在崩塌 |
崩塌 |
14户67人 |
工程治理 |
完成治理 |
完成验收 |
2023.06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省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11 |
石台县大演乡剡溪村秧田组滑坡治理项目 |
滑坡 |
3户8人 |
工程治理 |
完成治理 |
完成验收 |
2023.06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省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12 |
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马石组滑坡治理项目 |
滑坡 |
2户3人 |
工程治理 |
完成治理 |
完成验收 |
2023.06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中央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序号 |
目标任务基本情况 |
主要 威胁 对象 |
防治方案 |
完成 任务量 |
年度目标 |
完成时间 |
防治责任单位 |
防治资金来源 |
备注 |
|
项目名称及位置 |
灾害类型 |
|||||||||
13 |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杨梅坞滑坡治理项目 |
滑坡 |
8户18人 |
工程治理 |
/ |
2023年完成立项 |
根据设计批复时间完成 |
石台县人民政府 |
省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14 |
青阳县木镇镇南河村石台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崩塌 |
威胁4户13人 |
工程治理 |
/ |
2023年完成立项 |
根据设计批复时间完成 |
青阳县人民政府 |
省补助,责任单位自筹 |
|
附表3 池州市2023年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监测网络表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 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 电话 |
村级负责人 电话 |
监测员 电话 |
备 注 |
1 |
贵池区棠溪镇棠溪社区(何家街冲沟)泥石流 |
泥石流 |
07年沟岸16处崩塌,08年融雪有14m长裂缝, 12年3月局部滑坡 |
1791年泥石流死23人,威胁14户44人 |
1、避让搬迁 2、加强监测 |
贵池区 张先卫18905661007 |
邹世国13965902786 |
王飞18156676747 |
胡春节 13856606576 |
|
2 |
贵池区梅村镇黄田村马山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4户15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朱丹 17756606738 |
吴学良18756646321 |
汪秀清19956634582 |
|
|
3 |
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徐村组 |
崩塌 |
小型 |
威胁18户55人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
纪建兵18056617007 |
聂刚18305667666 |
程寅庆 13856627233 |
|
|
4 |
贵池区梅街镇刘街 社区郑村组 |
崩塌 |
小型,石屋冲、大冲、张家山冲三条沟谷地带的地质地貌条件较差,切坡建房普遍,历史上多次发生崩塌。 |
1990年4月某日晚,金子面发生崩塌,一栋房屋全毁,4人死亡. 2012年4月26日、5月15日砂子窝发生崩塌,损毁房屋2间。威胁23户70人。 |
1、避让搬迁 2、加强监测 |
胡双凤13695669618 |
胡双凤13695669618 |
|
||
5 |
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 牛背脊公路滑坡 |
滑坡 |
小型 |
行人、车辆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
胡双凤13695669618 |
刘江如15955664829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 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 电话 |
村级负责人 电话 |
监测员 电话 |
备 注 |
6 |
贵池区梅街镇峡川村西山组地面塌陷 |
地面塌陷 |
小型 |
16户55人 |
1、避让搬迁 2、加强监测 |
贵池区 张先卫18905661007 |
纪建兵18056617007 |
柯象峰18056680988 |
柯鑫林19156603002 |
|
7 |
贵池区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顺利社区枣冲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1户4人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3、搬迁避让 |
许国志 17356629199 |
方盛 15249922025 |
严春13399665788 |
|
|
8 |
贵池区唐田镇扬名村山沿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15户42人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
马骋19156611119 |
曾广乐13856666018 |
宋胜利17756632478 |
|
|
9 |
贵池区唐田镇八一村小坑组竹元包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7户36人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
朱华云13856665258 |
郑正友18256662275 |
|
||
10 |
贵池区牛头山镇姥山社区燕窝组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28户88人 |
1、工程治理 2、加强监测 |
章勇13905660708 |
王战胜13955515998 |
王尊邦15956251778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
11 |
东至县尧渡镇 尧河社区金子牌森林公园西南侧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14户40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东至县 郭宏盛 18056659765 |
袁蕾15856634245 |
郑国忠13705664355 |
郑国忠13705664355 |
|
|||
12 |
东至县尧渡镇河西社区胡村组 |
崩塌 |
切坡建房形成岩质高陡边坡,节理发育,岩石较破碎,最近处距房屋仅1米,时有岩石掉落 |
威胁9户39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凌星13866453322 |
余卫东13345661834 |
胡仁贵18256697361 |
|
||||
13 |
东至县葛公镇 徽道村双胜组左岸(祠堂后山)等15户 |
滑坡 |
轴向长300m 宽约100m 厚2-3m |
1995年首发, 目前威胁13户55人(两户已搬迁) |
1、加强监测 2、避让搬迁 |
张卫红18956677506 |
王有方 13615664973 |
胡先贵 13385662953 |
|
||||
14 |
东至县葛公镇 桥联村苗竹湾 |
泥石流 |
发育多条泥石流沟 |
1995年初发,目前威胁9户22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徐浩 18956677868 |
袁绍锋 15956626218 |
汪五一 15339669572 |
|
||||
15 |
东至县葛公镇 梅树村团结组(三点合一) |
滑坡 |
地质条件复杂,切坡建房形成高陡边坡,多处崩塌滑坡 |
95年塌方,毁房10余间。现威胁12户28人。(2022年搬迁10户26人,省级补助资金未到位,故未核减) |
1、加强监测 2、避让搬迁 |
汪天祥18956608280 |
李小和 13635660598 |
王巧珍13866821041 陈海水 13866454478 吴小弟 18205668952 |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
16 |
东至县葛公镇 同春村龙股组 |
滑坡 |
小型 |
威胁7户19人 |
1、加强监测 2、避让搬迁 |
东至县 郭宏盛 18056659765 |
许日辉18956690086 |
郑志芳 13305668699 |
王兴军15385387625 |
|
|||
17 |
东至县葛公镇 梅树村南源组 |
崩塌 |
小型 |
威胁10户28人 (2022年搬迁7户27人,省级补助资金未到位,故未核减,其中凌国忠和查显云为一户进行申报、陈炎明和陈棁为一户进行申报) |
1、加强监测 2、避让搬迁 |
汪天祥18956608280 |
李小和 13635660598 |
陈作权13856609475 |
|
||||
18 |
东至县木塔乡 中园村金桥组 |
崩塌 |
小型 |
威胁20户57人 |
1、加强监测 2、避让搬迁 |
李耀文 18956629736 |
沈腾军 13866808681 |
沈双林13696639466 |
|
||||
19 |
东至县香隅镇 中畈村岭脚组 |
滑坡 |
土质陡坎滑坡,陡坎宽度142m,高度10m |
威胁2户9人(2022年搬迁1户5人,省级补助资金未到位,故未核减)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陈玉彬18656699883 |
周有发13625608658 |
周有发13625608658 |
|
||||
20 |
东至县官港镇 乌竹村阳排组 |
滑坡 |
小型 |
威胁1户6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3、搬迁避让 |
韩飞 13856674709 |
胡亚俊 13480834810 |
胡亚俊 13480834810 |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
21 |
东至县龙泉镇三源村万源组 |
崩塌 |
小型 |
威胁5户24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东至县 郭宏盛 18056659765 |
章文俊15056607422 |
范金牛13965912236 |
范金牛13965912236 |
|
|||
22 |
东至县泥溪镇双溪村洪砂组村村通道路 |
滑坡 |
切坡形成陡坎,岩质边坡,岩石节理极度发育,异常破碎 |
威胁行人及车辆安全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黄华15956638833 |
叶安华 18226948818 |
叶安华 18226948818 |
|
||||
23 |
石台县横渡镇鸿陵村车田组后山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3户9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3、工程治理 |
石台县 裴钧13965906020 |
舒晓伍 13615661031 |
胡学军 18956656188 |
田先辉 15357786824 |
|
|||
24 |
石台县仁里镇同心村林业组 |
滑坡 |
小型 |
威胁1户2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张良红 13865668725 |
储国庆 13856677094 |
王自来 13345666569 |
|
||||
25 |
石台县大演乡剡溪村秧田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3户8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张坤18056651459 |
吴胜平18815662333 |
江选乐 13637127858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26 |
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马石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2户3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石台县 裴钧 13965906020 |
胡文君18269902575 |
程志松 13865665550 |
任 晗18815731031 |
|
27 |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杨梅坞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8户18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江世好13965902846 |
陈立志18056666586 |
陈 钢 陈尚海19142662858 13856692734 |
|
|
28 |
石台县仙寓镇莲花村中屋组潜在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14户67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檀礼军 17756623537 |
洪习珍 13635666102 |
李卫红 18756667389 |
|
|
29 |
石台县仙寓镇莲花村上屋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4户20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檀礼军 17756623537 |
洪习珍 13635666102 |
陈招和 13695666079 |
|
|
30 |
青阳县庙前镇三义村毕家涝组斜坡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8户33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青阳县 疏勇 13705661299 |
袁丰盛18056613085 |
王生国 13705665001 |
王生国 13705665001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31 |
青阳县木镇镇南河村石台组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4户13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青阳县 疏勇 13705661299 |
霍占东18056628730 |
杨年龙 13856624034 |
汪求良 18256669018 |
|
32 |
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陈畈组九子岩风景区 |
崩塌 |
小型 |
威胁陈畈组居民、僧人、公园工作人员及游客 |
1、加强监测 2、群测群防 |
王朝虎18956678622 |
方正开13905668352 |
苏魏巍13856683929 |
|
|
33 |
青阳县朱备镇朱笔村上冲组屋后崩塌 |
崩塌 |
小型 |
主要威胁1户7人生命财产安全 |
1、加强监测 2、群测群防 |
王朝虎18956678622 |
朱伟 15385668219 |
吴星18956605977 |
|
|
34 |
青阳县蓉城镇牌楼村一组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1户4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查润生13955505560 |
项志宏15856636841 |
章本和18756674053 |
|
|
35 |
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溪村黄石组黄石溪(黄石阴边)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3户10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朱鹏志 18956618720 |
陆军 18956664293 |
马四清13195668738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
36 |
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溪村黄石组黄石来龙山(黄石阳边)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24户88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青阳县 疏勇 13705661299 |
朱鹏志 18956618720 |
陆军 18956664293 |
马四清13195668738 |
|
||
37 |
青阳县庙前镇华阳村章村组乔觉禅林泥石流 |
泥石流 |
小型 |
威胁寺庙、僧人及下方公路行人交通安全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袁丰盛18056613085 |
袁明权 18956605016 |
释常道13965943728 |
|
|||
38 |
青阳县杨田镇下东村李家村组崩塌 |
崩塌 |
小型 |
威胁1户2人 |
1、加强监测 2、群测群防 |
李小林13865660660 |
李方 13866812311 |
李方13866812311 |
|
|||
39 |
池州市九华山九黄公路九华山风景区段 |
崩塌 |
零散分布 |
崩塌坠落具 有不确定性 |
1、交通封闭 2、监测巡查 |
九华山 管委会 吴金刚 13856632427 |
九华山风景区交通运输局 |
|
||||
40 |
九华乡桥庵村桥东组滑坡 |
滑坡 |
花岗岩全风化,坡体松散。 |
威胁4户12人 |
1、加强监测 2、搬迁避让 |
吴松 13856619527 |
柯琴 18905663340 |
熊峰 15249904525 |
|
序号 |
灾害点 |
灾害 类型 |
规模特征 |
危害性 |
防灾措施 |
县(区)政府 责任人电话 |
镇政府 责任人电话 |
村级负责人电话 |
监测员电话 |
备 注 |
41 |
九华乡二圣村无相寺寺庙后缘边坡 |
滑坡 |
切坡,花岗岩风化带较厚 |
降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威胁游客 |
1、加强监测 2、群测群防 |
九华山 管委会 吴金刚 13856632427 |
吴松 13856619527 |
汪 刚 13856627697 |
王纯德 13956895615 |
|
42 |
九华乡老田村样山组56号、57号滑坡 |
滑坡 |
小型 |
威胁2户11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3、有条件时搬迁 |
吴松 13856619527 |
吴朝华 18956652676 |
吴丽丽 15805661260 |
|
|
43 |
九华镇芙蓉社区白马新村虎形山 |
崩塌 |
小型 |
威胁4户12人 |
1、加强监测 2、清坡除险 3、有条件时搬迁 |
徐华兵 13905665648 |
吴宝发 18056680232 |
汪超 13905667660 |
|
|
44 |
九华镇祗民社区凤形新村凤形山 |
崩塌 |
采坑后壁紧靠房屋,节理发育,易崩塌 |
融雪后有块石坠落,威胁2户8人 |
1、加强监测 2、工程治理 |
左鹏 13905668543 |
王志刚 18905665894 |
|
主办单位: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热线电话:0566-2819106
Copyright @2025 地址:池州市清风西路125号 邮编:247000
网站标识码:3417000023 皖ICP备2021012160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