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从“资源有限”到“利用无限”:青阳县的矿产集约答卷

阅读次数: 作者:青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信息来源:青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5-03-10 08:23
[字体:  ]

青阳位于皖南山区北部,总面积不到1200平方公里,但自西汉年间设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生活也能过得去,但是企业规模较小,开发利用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始终是青阳县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2021年以来,青阳县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战略,通过“减存量、控增量、提质量”,加速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2023年1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矿产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更加坚定了青阳县打好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主动战、攻坚战的决心。

“全国示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江明星介绍道。为加强组织领导,青阳县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专项落实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定期调度、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壮士断腕优布局。青阳县作为皖南山区小县,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矿业经济长期处于支柱地位,部分小型矿山在特定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助力,但进入新时期,面临新形势,小型矿山的开采在安全、环保、规模化等方面难以适应新要求。为此,青阳县坚持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停产时间长、资源储量少、生产规模小、环保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的矿山依法实施关闭,针对矿区范围相近、矿种相同的采矿权大力实施资源整合。十四五以来全县关闭矿山16家,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至70%,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初显。

科技赋能树标杆。安徽青阳宝宏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在环境倒逼、市场拷问这些现实因素下,绿色矿山建设就是贯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面对矿业市场压力,矿山企业积极转型,这和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青阳县以建设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标杆企业为目标,专项开展“对标先进”提升行动,组织骨干企业赴浙江学习智能化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经验。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矿业大学联手搭建矿山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力争实现“一屏管矿、智慧治矿”。

创新治理焕新颜。在享受矿山开采加工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如何高标准恢复、最大程度发挥土地利用价值等问题接踵而至。青阳县推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监管”治理模式,在全面实现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动态清零的同时科学制定转型利用方案,加强政企对接,全力推进矿山土地资源转型再利用。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青阳县累计完成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18宗,累计修复治理面积169.83公顷,投入治理资金约9472.88万元。矿山土地资源转型利用41.5亩。

青阳的资源优势在矿,已探明有7类36种,尤以“三石”(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量大质优,其中白云石矿已探明储量超过30亿吨。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回忆说:“白云石是制取金属镁的重要原料。青阳不仅储量大,品质好,矿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也十分坚定,这引起了宝武集团的关注。2021年,在全国各地多番考察后,安徽宝镁年产30万吨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在青阳开工建设。”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总投资148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是青阳县历史上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利税超30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目标打造千亿级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2024年下半年,宝镁项目开始试生产,目前已实现全流程量产。

30亿吨白云石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件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计日可待,青阳人备受振奋,全力以赴,保证产业发展快马扬鞭。据青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江明星介绍,该项目的落户是青阳县突破传统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兴县的重要标志,围绕该项目全县共引进镁铝产业链项目31个,总投资13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通过系列创新举措,青阳县实现资源开发“含金量”与生态“含绿量”双提升,未来,青阳县将砥砺前行,深化“资源节约集约+产业升级+生态惠民”融合发展模式,为全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