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专题专栏 > 不动产登记 > 不动产登记中心动态

志愿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科科长尹凤执着志愿服务活动纪事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01 11:57
[字体:  ]

编者按:一月中旬,市妇联、市文明办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池州市最美“清溪姐姐”志愿者,最美“清溪姐姐”志愿服务队推选活动,在各县区妇联、市直有关单位及社会化推荐的基础上,经主办方综合评审,确定池州市最美“清溪姐姐”志愿者候选人10名,最美“清溪姐姐”志愿服务队候选单位10个。登记中心尹凤被确定为池州市最美“清溪姐姐”志愿者候选人,也是市直单位仅有的二名最美“清溪姐姐”志愿者候选人之一,值得可喜可贺。这不仅是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的荣誉,更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殊荣。

尹凤同志一直从事窗口单位服务工作,直接与群众每天打交道,她把志愿服务群众当作自己一份重要的工作,在普通又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为民服务的信念,努力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志愿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的良好品德和精神风尚。从事窗口单位服务群众工作的同志,要以尹凤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有力领导下,立足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岗位、团结一心奋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为褒扬先进,本期刊发尹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志愿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2017年8月,尹凤担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科长,此时距她从事不动产登记工作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凭着一股子干工作不服输的韧劲,一团火一样待人的热心肠,尹凤在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硬是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外行”急速转变成“行家里手”。从上任受理科长的那天起,尹凤就抱定一个想法“干就干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志愿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咨询台和那台2310310的咨询电话机是她志愿服务的岗位

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大厅,悬挂着“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点”标识牌下,一张咨询台和一台2310310的电话机便是尹凤每天雷打不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岗位。对于这个太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岗位,去年“七一”转为预备党员的尹凤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酸甜苦辣心情,“每天光接听2310310的来自天南地北的咨询电话多达300多个,接完电话还要面对现场办证群众的咨询,又是口头答复。辛苦劳累是小事,特别是碰到蛮横无理不理解的人,有时真的撑不下去了,但一眼看到许多朴实群众急切询问的目光,咬咬牙坚持吧!”尹凤望着电话机动情地说着。由于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提速加快,新开发的商品房、拆迁安置房数量激增,商品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每天上班,尹凤着装整齐、佩戴好志愿服务标识,来到咨询台前,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除了安排好科室的日常工作,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做志愿服务工作,是地地道道志愿者的角色。“叮铃铃”2310310电话响起,尹凤抓起话筒回答来电人咨询的问题,放下话筒后一旁等候的群众又来询问了,从房屋首次登记、拆迁还房、变更登记、抵押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非公证继承等几乎包含了不动产登记几十项业务内容范围。如果没有扎实的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功底,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技能,是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答复稍有偏差极有可能会导致群众不满意甚至发生投诉或上访事件。2020年3月24日,池州东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送来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此次公司办理酒店土地证和房产证解押、变更、抵押事项。由于变更的程序繁琐,是导询台尹凤科长一步一步耐心告诉如何操作。她们热情的态度,不厌其烦的热度操作,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各项流程,为企业争取时间,将手续费降到最低,公司衷心感谢!”同年3月28日,在杭州工作的古成名先生在感谢信中这样说:“受疫情影响,原本打算加急出售房屋,3月16日拿到银行还款资料和产证去登记中心办注销手续,窗口答复一个工作日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面对每天高额的利息和请假难度。尹凤科长了解情况后,与复审科沟通,中午加班办结业务,下午我便迅速办理过户手续,谢谢!”一封封来自省内外群众和企业的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给了尹凤莫大的鼓励、温暖和鞭策,她时常告诫自己,要用“钉钉子精神”把服务群众的事情做好,为党徽添光彩。

2019年9月的一天下午三点钟,尹凤和平常一样在咨询台满脸微笑回答群众的房屋买卖问题。此时,她接到家里电话,告诉她父亲突然不幸离世的消息。尹凤愣了片刻,说了句:“我知道了,下班回家”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她依然平静地耐心给群众讲不动产法规政策、收费标准,直到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已是华灯初放,过了下班时间,她走出办证大厅,急忙往家赶,路上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把窗口志愿服务拓展延伸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几年来,不动产登记一直仅限于在窗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和范围也仅仅限于办证大厅和前来办证的企业及群众。为何不把志愿服务活动推行到社区,拓展延伸服务空间,让更多的社区群众在家门口面对面地了解更多的不动产登记常识,现场咨询解答,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尹凤大胆的想法,得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导班子的一致认同。于是,中心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假期或双休日,与开展志愿服务的社区居委会密切合作,开展一系列的“送不动产登记知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特别是2020年2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尹凤主动报名参加汇景和翠柏两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连续9天,每天8个小时,尹凤始终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坚守防控岗位。每天,尹凤和大家一道,除了精准摸排、封闭管控、值班值守,登记小区进出人员和车辆,为居民办理临时出入通行证,耐心做好外来人员及车辆的劝返等工作。与此同时,尹凤利用小区封控居民集中,人员流动较少的情况,见缝插针地向过往群众宣传解释有关不动产登记知识。社区居民闻讯,陆续找到尹凤,涉及房屋买卖、交税等问题一股脑倒出来,求她帮助,尹凤总是热情耐心一一解答。

扛起“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的旗帜,哪个社区需要,我们服务就到哪里,尹凤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去年11月中旬,孔井社区派人专程赶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邀请“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进入杏汇华庭小区给1000多户拆迁安置户现场宣传办理拆迁安置房有关不动产登记法律知识和办证流程情况。尹凤亲自带领“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队员,带上《民法典》、《不动产登记办证指南》、《不动产登记百问百答》、《不动产登记申请审批表》等宣传资料,在杏汇华庭小区门口,摆上宣传台,现场开展宣传活动。小区群众得知拆迁好几年的房屋现在能办到不动产权证,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里三层外三层,把宣传台围的水泄不通。一整天,尹凤和“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向小区群众发放宣传单400多份,申请审批表1000多份,现场答复群众咨询200多人次,深受小区群众欢迎。尹凤和“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年进社区和上门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25次以上,帮助群众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动产登记上的具体困难,满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

开设便民服务点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两年前在全省同行率先推出的便民利民服务,拓展延伸服务的又一种创新模式。在我市主城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在池州工行、九华农商行、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州九华公证处等5家单位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尹凤深知,设立便民服务点,关键是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说话”,她与“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中的各科室业务骨干仔细分析,认真研判,结合实际,针对金融部分和集中区、开发区便民服务点业务类别受理、办件流程环节、服务对象不同的特点,拿出两套不同的工作方案和业务受理、操作流程,多次前往5家便民服务点蹲点调研,与5家单位业务负责人商讨,摸索经验,找准便民服务点的“方便环节”,顺利开设了便民服务点。同时,尹凤亲自参加派驻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的上岗前的法律法规知识、业务知识、礼仪常识的集中统一培训,使所有派驻人员达到标准要求,按时上岗。便民服务点设立后,尹凤又志愿加入便民服务点窗口前移,延伸服务工作,组织协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络信息数据与金融、开发区5家单位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打通了“瓶颈”,畅通了工作渠道。如今,企业和群众可直接在池州工商行、九华农商行两家办理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减少企业和群众多跑路,节省费用成本开支。同样,在江南集中区、池州经开区的企业、群众在便民服务点就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热心服务是小事,但群众问题无小事。开设便民服务点就是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我们服务“多走一步”,就能让群众“少走一步”,努力让房屋交易的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尹凤满怀信心地说。

放弃休息,全力以赴投入到安置房小区办证工作中去

2020年11月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统一部署,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启动主城区白沙小区、杏汇华庭、甲地王座等19个拆迁安置房小区,近两万户拆迁安置户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登记发证工作。尹凤面临的是要在规定期限内,所有19个拆迁安置小区群众办理房屋首次登记并发放不动产权证的巨大压力。“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政策性又强”。尹凤坦言,其实最大的难点是工作的疲劳,工作上丝毫不能出差错,给群众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麻烦。面对这样的办证“高峰期”尹凤经历过几次,但这次情况却不同,主要是群众扎推蜂拥而至来办证大厅集中聚集办证,不安全因素在增加。于是,尹凤按“办证高峰期”工作预案,全部取消了双休日,中午吃盒饭,取消午休,下午下班只要办证大厅还有最后一位办证群众,也要办结业务才能下班回家。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尹凤早出晚归,基本上是晚上10点多很晚才回家。这段日子,尹凤记忆深刻,办证大厅人多的时候达300多人,人声鼎沸,电话声、叫号机声、前来咨询的问询声像热浪一样冲击着。一分钟也没有时间休息,人像螺旋一样转,接听答复咨询电话,回答询问的群众,耐心说服等叫号的群众,劝阻因买卖房屋有纠纷的群众,安抚老人,帮助丢失物品群众报警……等到一天工作结束,大厅安静下来,早已过了吃晚饭的钟点,疲劳、饥饿也忘记了,此时手机响了,来电显示:“九点半,中心各科室负责人在四楼会议室开碰头会”。

2021年元旦前的一天晚上,尹凤和支部党员在支部党员活动室集中收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1年元旦贺词,她和支部党员满脸微笑,作为一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在过去的日子里,她无悔于所从事的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是尹凤永远不懈执着的追求。

                                                                                                                                                   (撰稿:余志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